【葉水泉Online】分享一封家書,感悟知行合一的力量
2017-10-23
《葉水泉Online》帶你走進他的世界,看他如何把握業界動脈、引領行業技術創新、洞察時事、體會人生。
旺順閣總裁-張雅青
文章開始前有必要對雅青師姐做一下介紹:
張雅青,旺順閣(北京)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,是我有幸在四合院致良知學習班認識的,當年她憑一道菜火爆京城,一年能賣2個億,到現在為止,她的魚頭泡餅,沒有人能模仿,她靠一道菜,創造出從下崗女工,到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餐飲傳奇。
10月12日(周四)上午,我在去九江出差的路上收到雅青師姐電話,聽聲音感覺是從會議現場打來,似乎有點興奮。電話主要意思是說目前餐飲行業廚房工作環境很惡劣,炊具使用的礦物質燃料產生的油污、噪聲影響員工的身心健康,而且這種排放還會加劇PM2.5的污染。她決定將廚房燃料全部改為電力,帶頭轉型升級餐飲行業。用電能代替燃油、燃氣,既有利于減少霧霾,又有利于顧客和員工的健康,是依良知而行。說實話,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可能,甚至有點天方夜譚。自古中國傳統餐飲都要靠明火,菜品質量也與火候關系很大,況且電是高品質能量,用來燒菜成本怎么受得了?
目前燃油、燃氣炊具對人體健康存在一定影響
果不其然,雅青姐也表示所有的員工都不支持她的觀點,甚至是反對。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,如果換成電力炊具,一家普通連鎖店每月電費成本將增加超過8萬元,會將利潤消耗殆盡。她說之前看到我的Online連載,知道我從事智慧低碳能源,認為我肯定有辦法。我告訴她辦法只有一個,就是設法使用低谷電,我的專業經驗告訴我技術上沒問題,但經濟上目前來說不可行,當然我也需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調研和技術經濟性分析,話來話長,通話也就暫時告一段落了。
受限于電價政策、蓄電技術等因素影響
電炊具改革路漫漫
沒想到,當天下午雅青師姐又興沖沖給我電話,說她的團隊得知上午我們討論的谷電蓄電方案技術上可行后,大家都很激動,第二天就要派人到杭州對接溝通。說實話,這樣的工作作風與實踐效率對我而言壓力很大,因為我們需要時間進行必要的技術準備,好說歹說總算讓她同意10月15日派人前來交流。我仿佛是被她推著向前行進,回想起來挺慚愧的,就好比人家給你生意做,你還不領情......這點對我觸動很大,也對源牌團隊未來的工作有了一些反思。
15日,旺順閣的工程總監馮賓偉先生和一位專業工程師如期而至,與我們研發人員進行了充分溝通。由于工作沖突,我沒能親自參與交流,我方的觀點還是經濟性問題,不建議推廣電力炊具,我們總工程師希望我出面進行解釋,他們的需求對我們來說盡管是一個商業機會,但是如果在經濟上不可行,最終給客戶造成損失,那我們寧愿不做,所以我一本正經跟馮總解釋,鉛炭電池蓄能技術上可行,在蘇州、張家口等地也建設有大型示范蓄能電站。但是對于小型客戶,目前經濟性很差,市場非常不成熟。我算了一筆經濟賬:一千瓦蓄電池投資約2000元,對于餐飲每天充放電一次,一年預計300次,如果按照我們做冰蓄冷中央空調的政策,峰谷分時電價相差約0.5元,這樣每年節省電費僅僅150元,13年才收回投資,而一般電池壽命也就是10年或者最多充電6000次,顯然沒有經濟性可言。
本想著一番話會讓他們打了“退堂鼓”,不曾想他們來杭州前,利用周末短暫的2天時間做了充分調研,馮總告訴我,他們的電價差超過每度電一元;而且一再表達雅青師姐決心很大,動力觀點也很明確:1、作為餐飲協會的副會長企業要有超前思想,只要對社會有利、對員工有利就要堅決進行引領;2、堅信蓄電技術會快速發展,此時更需有擔當的智者承擔風險,推動技術進步;3、已經安排相關菜品研究人員研究電燒的工藝,不惜改變傳統餐飲流程,也要用電燒菜。我為之震驚,這或許就是雅青姐的良知發用,是偉大的心之力。我感受到了雅青師姐的行動力,與知行合一完全明合道妙。我腦海里立即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,我徹底相信了她要將旺順閣帶向更高更遠的宏偉志向,我堅信她能成功。
致良知,大力量
是企業造就了企業家還是企業家造就了企業,我相信會有很多的觀點,而這一次我選擇企業家,一位致良知、知行合一的餐飲傳奇。值得一提的是,張雅青在陽明心學力量的驅動下,一年時間就率領團隊開了18家分店,這個數字是過去18年的總和,致良知心的力量可見一斑。感恩四合院,讓我遇見雅青師姐、遇見四合院致良知致甲組M的全體師兄姐妹!有你們真好,從此我們相互砥礪!
掃碼報名
11月28日-30日
2017第二屆企業家致良知(北京)論壇
與您有約!